2007名校巡礼夏令营总结

    维多利亚时代,黑斯廷斯,伦敦塔,泰晤士,威斯敏斯特教堂,国王学院,叹息之桥,大本钟,格林威治等等这些带有强烈英伦色彩的事物相信令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心驰神往。这次夏令营我作为领队有幸和三十一位同学与两位带队老师亲身感受并亲眼见证了那些代表了大英文化甚至整个西方文化精髓的人文胜地。虽说两周的时间稍显短暂,但对于有心的学生来说,这其间的见闻,感悟将伴随其终生。

    维多利亚时代是英国工业革命的鼎盛时期。它的神秘,优雅犹如一羽漂浮于凝重的历史空气中的黑色丝绒,它所带来的影响深深的烙在了每一个传统英国人的人性当中。之所以选择黑斯廷斯作为夏令营的大本营正因为这座城市带有浓郁的维多利亚时代的氛围。每一个学生都会发现市中大部分建筑始建于维多利亚时代,且城市中的居民礼貌守法,穿着考究,这些都是维多利亚时代留下的传统。不少同学都感叹英国人的谦和和礼让,这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夏令营学校坐落于城市西部,除半天的英语课程外,晚上的活动全部在校内进行,平时的短途旅行也尽数在这里集合出发,保证了安全和效率。在黑斯廷斯的日常生活也是最锻炼同学们英语的时段,无论是平时上课,晚上回住宿家庭还有外出购物等,都离不开要用英语和人交流,这包括老师,其他国家的学生,住宿家庭的主人还有当地居民。通过交流,同学们既锻炼了口语能力又了解了英国人和其他国家的生活习惯和方式,有的更体会到交流的乐趣。有些敏感的同学甚至会发现英国人的语言习惯,口头禅,俚语,会学会如何将书本中的英语运用在交流当中。当然这种交流开阔了眼界,无疑更延展了学生的世界观,在今后的竞争中体现出他们的优势。此外,在黑斯廷斯,学校还安排了不少包括海洋博物馆,黑斯廷斯旧城镇历史博物馆,Battle城堡历史博物馆等等一些能够让学生了解黑斯廷斯及英国历史的参观活动,能够让他们在建立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更多的从理性上认识英国的人文历史。

    在总结伦敦之行前,我不禁回忆起几年前初到伦敦时带给我的强烈的感官冲击。与黑斯廷斯宁静温馨的海滨城市截然不同,伦敦蕴涵着历史的厚重,现代的时尚感,狂暴不羁的摇滚精神,甚至颓唐深邃的哥特气质,雾都之“雾”字不仅形容由于工业化带来的空气污染,更以之形容那因模糊而迷人的伦敦情调……如果将黑斯廷斯形容为透纳的风景画,伦敦就像雪莱或爱伦坡的散文诗。此次重游伦敦,不同的是我作为领队,总希望将我对于伦敦这座城市的想法多讲一些给学生们。在英国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先后分两天游览了伦敦的名胜,大本钟,威斯敏斯特教堂,唐宁街,泰晤士河乘船游览,格林威治天文台,牛津街,腊相馆,白金汉宫,伦敦塔桥。两天的时间毕竟有限,想要深入了解伦敦式生活的每一细节当然是无法做到的,但我想同学们在这两天都形成了自己对于这座城市感性上的认识,是沉闷,刺激,或是阳光,亦或是压抑他们已把他们认为有代表性的场景记录在了相机中,相信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会对照片中伦敦的每一处熟悉的细节有一个合理且独到的理解。

    另外两个激动人心的行程自然是牛津与剑桥这两个知识的乌托邦。这种经历对于正处于学生时代的他们自然另有一番意义。带领游历这两座城市的老师是学校资历最老的负责管理活动的Andrew
先生,因为如果缺少了他的详细和精准的讲解和介绍,游览这两所位于世界大学之冠的圣地将成为走马观花,失去了它的意义。牛津的城市布局规整严密且相对集中,更像是一个英国式的生活小镇,且具有浓厚的历史气息。牛津大学的学院建筑散落于城市之间。几乎每一座建筑都有属于它的奇闻诒谈。我想另学生们最激动还是进入牛津的教堂,因为那里是脍炙人口的小说哈里波特电影的拍摄外景地。和牛津不同,剑桥具有典型的英格兰的田园风光,郁郁葱葱的小径,气韵自华。康河两旁的牛羊与古老的教堂,相映成趣。似乎与城市规模不相称的众多剧场、美术馆、博物馆等设施,更使得这座大学城散发出一股浓浓的文艺气息。这次剑桥之行想必最让学生们难忘的便是坐着手撑的平底小船,在康河的柔波上静静的观赏剑桥大学的秀美,感受徐志摩的诗情。有的同学不禁发自肺腑的说:中国古人出世入世的烦恼已然被化解为绕城的一泓静美。

    除了这些主要的景点之外,平时半天的短途旅行学校还安排了距离黑斯廷斯不远的Eastbourne小镇的游览,1066年发生的黑斯廷斯之战实际发生在这里。还有Battle城堡遗址的参观,古老的修道院让人仿佛回到遥远而神秘幽暗的中世纪。在这些地方,同学们大都买了些自己喜爱的纪念品。在黑斯廷斯市内的活动还包括疯狂高尔夫,保领球,滑旱冰等体育活动。晚上的活动似乎更受同学们的欢迎,BARBECQE烤肉晚会,DISCO晚会,电影等,这些活动都是和其他国家的团队在一起进行。学校晚间没有安排时部分住宿家庭自己驱车带着学生去购物或到海边观看烟火等。

    我想,这两周的夏令营对于每个参与其中的老师和同学都意义非凡,这对于我们每个人的影响根本无法用三言两语轻描淡写的一语带过。同学们表现出来的独立和互助意识值得每一位家长骄傲,但在和外国团队的学生的对比中,作为领队我也看到了中国学生在交流上和为人处世上的弱势,这连我自己也包括在内,似乎东方民族的内敛和含蓄在西方某些民族的奔放和展示面前显得有些被压抑甚至笨拙。我想这不是人与人的差异,是文化与文化的差异,环境的差异,也是教育思路之间的差异,这个问题我没有什么资格评论,只是事实摆在面前我的一些真切感受。此外,有些同学似乎心理准备不充分,本应是一次增长见识的好机会最后只成了一次走马观花式的旅游,比起其他一些准备充分敏感好问的同学,他们的收获就难免打些折扣。此外,作为领队,我的工作也有一些疏漏之处,比如刚到英国时的手机问题,还有物品的保管问题等等给家长和同学们造成了一些不便和损失,但每一个家长和同学都给予了理解和支持,这也是这次夏令营成功重要因素之一。 最后,希望每一个同学都能通过这次英伦之旅有所感悟,无论关于自身还是外界环境,希望这次经历能够给你们增添更高雅的气质。再次感谢每一位同学和家长的信任和支持。这篇拙文既是呈现给家长的关于这次活动的总结,也是对我自己关于这次带队经历的感悟的梳理,最后想用一句英文表达我对于这两周生活的感慨:In this two weeks’ life,everything I did and every person I met is labeled by ”British”,that will be a complex in my memory forever.

英国晟桥公司国际夏令营部领队老师
董涵         
2007年8月30日